其他
不同添加剂(FEC、VC、CEC)电解液对电池影响
①改善SEI膜的性能,在SEI膜形成时消耗部分Li+,使首次充放电不可逆容量增加,且限制溶剂分子通过SEI膜。
②降低电解液中极少量的水和HF酸的含量。
③防止过充电、过放电。
正常充放电下,添加剂不参与任何化学或电化学反应;当电池充满电或电压高于工作电压3V以上时,添加剂在正极被氧化,扩散到负极发生还原反应,从而防止过充电、过放电。
本文作者对扣式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,通过分析不同EC基电解液添加剂比例下电池的放电比容量、首次库仑效率、循环稳定性等,探究EC基电解液添加剂对Si-C负极体系性能的影响。
1实验
1.1 电解液制备使用的基础电解液为1801型电解液(EC、DMC、DEC、FEC和VC的体积比为0.33∶0.33∶0.33∶0.05∶0.05),溶质为LiPF6(约含12.5%),在(24±3)℃下将EC基电解液与FEC、VC、CEC等添加剂按表1配制成实验电解液。
1.3 性能测试扣式电池组装之后,在40℃下放置4h,用CT2001A电池测试系统进行性能测试,电压为2.5V,电流为190~300mA(具体数值根据负极片的称重计算)。
2结果与讨论
2.1 CEC添加量的影响高纯度CEC可以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阻燃添加剂,改善电解液的循环性能,延长使用寿命, 测试CEC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,结果如图1所示。
从图1可知,随着CEC添加量的增加,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增加,库仑效率略微下降,1-1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88.75mAh/g,而1-2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49.98mAh/g;1-1、1-2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分别为90.05%、90.70%。
由此可见,CEC的添加量会直接影响扣式电池的充电比容量,当添加量为3%时,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比添加量为1%时高出近40mAh/g;但首次库仑效率相差不超过1%,说明影响较小,且首次库仑效率均在90%以上,性能满足要求,实验结果表明:当CEC的添加量为3%时,对电池性能有较好的提升效果。
2.2 FEC添加量的影响FEC作为电解液添加剂,形成的SEI膜性能更好,结构紧密又不增加阻抗,能阻止电解液进一步分解,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,测试不同FEC添加量电池的性能,放电比容量和库仑效率如图2所示。
从图2可知,随着FEC添加量的增加,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和放电比容量明显降低,2-1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82.54mAh/g,首次循环库仑效率为91.03%;而2-2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低于450.00mAh/g,首次循环效率低于90.00%,此时电池性能不稳定且明显下降,与1-1、2-1电池相差甚远,原因是形成的SEI膜过于致密,损耗过量Li+,且剩余的Li+无法自由通过SEI膜进行嵌脱,导致比容量下降,首次库仑效率下降,由此可知,FEC添加量不宜超过3%。
FEC的分解电压为1.20~1.24V,高于EC的0.64V,可在Si-C电极表面优先分解,形成薄且韧性好的SEI膜,提高Si-C材料的电化学性能,石墨负极与Si-C负极的电化学性能不同,应使用不同组分的电解液。
目前市场上适用于Si-C负极的电解液与石墨负极的电解液组分的差别,主要是FEC用量的不同,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,在电解液中单纯调整FEC的添加量,可能达不到较好的效果,需要将FEC与其他电解液添加剂组合使用,才可能获得较理想的Si-C负极材料电解液。
2.3 VC添加量的影响VC会在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发生聚合反应,形成一层致密的SEI膜,阻止电解液在负极表面发生进一步的还原分解,测试不同VC添加量电池的性能,放电比容量及库仑效率如图3所示。
从图3可知,随着VC添加量的增加,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下降,且越来越不稳定,3-1、3-2和3-3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分别为89.2%、92.15%和88.55%,3-1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及首次库仑效率虽然均比3-2、3-3电池低,但是从循环50次的结果来看,循环稳定性较好;3-3电池的比容量经过7~8次循环即出现较大波动,循环性能不稳定;而3-2电池也在32次循环后出现波动,虽然VC添加量为2%时的电池首次库仑效率较高,但综合而言,VC添加量为1%时的电池综合性能较好,内阻较低、容量保持率较高。
含VC添加剂的电解液所形成的SEI膜可提高中间相碳微球(MCMB)/Li电池的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,含VC添加剂的电解液在石墨电极表面形成的SEI膜形成得更加完全,颗粒之间有明显的膜覆盖。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,VC添加量不宜过多,在石墨负极电解液基础上,单独使用VC也不能得到理想的Si-C负极电解液。
2.4 综合实验通过对比以上实验数据,选择各组最优比例见表2。
从表2可知,CEC的添加对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影响较大;FEC的添加可将首次库仑效率提升到91%以上,故FEC的添加作用明显;添加VC后,虽然首次充电比容量及首次库仑效率均低于前两者,但容量保持率比前两者高出约4%,说明对维持电池循环稳定性有积极作用。
实验结果表明,电解液对此负极材料各项性能的影响虽有明显改善,但未达到理想水平,选择各组电解液中性能较好的1-1、2-1和3-1号的比例,进行综合实验,选择FEC添加量为3%,VC添加量为1%,CEC添加量为3%制备电解液,装配扣式电池(即4-1电池)。
从图4可知,改进后电池的首次库仑效率达到91.90%,经过4次循环,库仑效率已接近100%,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52.60mAh/g,虽低于1-1、2-1电池,但经过150次循环后,比容量保持较为平稳;后期略有升高,可能是因为半电池Si-C负极涂覆较厚,在前期的充放电过程中未能充分地嵌脱锂,经过几十次循环后才能深入地嵌脱锂,Li+在进入硅晶格的过程中,导致硅颗粒粉化为原子态,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多,比表面积增加,故在后期循环中整体容量会升高,电池的整体的容量保持率能达到86.50%。
3结论
选择CEC、FEC和VC等3种电解液添加剂的合适比例,会提高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、首次库仑效率和循环稳定性,确定合适的添加体积分数为:3%FEC、1%VC和3%CEC,此时电池综合性能表现最优。
此条件下,电池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452.60mAh/g,比传统纯石墨负极的充电比容量(350mAh/g)高出约25%,改进后的Si-C负极,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有积极的作用,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硅负极材料的衰减问题,第15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可达到86.50%。
END
②扫码加入【储能前沿】行业通讯录~
文章来源:SMM电解液,免责声明: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。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 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公众号并不用于商业目的,如有涉及侵权等,请及时告知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